协同育中心

    团学新闻
    就业创业
    协同育中心

协同育中心

刑事司法学院三大文化协同育人第五十二期学习成果汇报--“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大学》中的德治理念”

发布日期:2022-11-12 王荣珂、谷典典 浏览次数:[]

谦谦君子 卑以自牧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书蕴含的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每读一遍都有好多新的体会,其中一些对“君子”日常行为处事的叙述令我感触很深。君子,是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的人格。本周,我们通过与先贤的跨时空交流,感受《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在孔子眼里,“和” 是君子应然之态。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君子善于处理好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思想,在尊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谋求“和”,从而达到实现互补、和谐的状态;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 但实际上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他不能容纳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或是对别人的观点盲目趋从,排斥差异,导致走向片面。这是指的为人处世方面。孔子把“和”与“同”当作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从而将“和同之辨”提升至人格的高度,蕴含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 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端庄恭敬,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边远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在这里,孔子讲的是对个人修养的仁,他说自己平常的言行,恭敬而诚恳,做事尽心负责任,对长官、朋友、部下,对任何人无有不尽心的。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

君子从不会被时代抛弃,人生的道德,只有落实在行动上,方是合情合理的德行。只有非仁不为,非义不取,方能保证做人的严谨,为人的实在。居处恭,意味着谦恭以持己,恭敬以待人;执事敬,意味着诚敬以操己,敬慎以为事;与人忠,意味着忠心以尽己,忠信以与人。恭、敬和忠之德行,推及于夷狄而不可弃。由此观之,在生活中,我们要带着一颗恭敬之心,为人处世的时候要真心实意,用尊重理解的方法去帮助别人,用能力和积极的品格去影响别人。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者,指积极进取的人。狷者,指坚守原则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言行中庸的人可交,那么宁愿和行为激进、性格耿直的人交往。行为激进的人勇于进取,敢作敢为,性格耿直的人坚守原则,有所不为。

孔子在人的性情品格取向方面,主张以中道为期许、以中庸为常行,以中行为至道。在他心中,“中庸”是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的孙子子思专门著《中庸》,成为儒家专门阐述中庸义理的经典。但是孔子也知道,真正完全能恪守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是很高的境界,一般人很难做到,即使做到,也很难持久。为此,他提出了打破原来宗旨的新人格性向建构方案:“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关于这一句话,孟子说:“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他认为,即使做不到持守“中道” ,那就做“狂者”和“狷者”吧。狂者刚强,狷者有原则。这是孔子对人的判断标准,也是对人的品行层次的划分,中道是最为理想的品性。做不到和找不到这样的人,那就退而求其次,追求“狂者"或者“狷者”。“狂者"刚强不屈,“狷者"有所不为。“狂者”积极进取,“狷者"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和人格底线。有底线的人虽不及中庸之人,但也有可取之处;一个人虽然进取心差一些,但是知道底线,有所不为,这样的人还是可交的。

现实中,人们往往把道德上的善等同于小心谨慎,敦厚老实,但古代圣贤宁愿欣赏“狂者”和“狷者”,因为这样的人有底线有人格。对于我们,知进知退,知为知不为的“中道"智慧最为可贵,既有创新担当敢作敢为的勇气,又坚守道德人格和底线;既积极进取而又知止是品格修养的高标准,坚守道德规范、纪律规矩和法律法规是做人做事的底线。我们要慎始慎终,恪守为人清正、清廉的道德底线,划清做人做事的警戒线。

结语

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我们学习“君子之道”可以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充分发挥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论语》一书中,关于君子的叙述,句句都饱含真理,读来发人深省。这些不因时代更迭、岁月变迁而褪色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好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感悟。



《大学》中的德治理念

《大学》是儒学的经典著作和入门读物。它所论述的主题是“修齐治平”之道,重在关照人和人生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态度,提出修德的“三纲要”和“八条目”,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命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它所折射出的思想光芒至今依然透过历史的迷雾照亮着我们的生活,给予后人颇多的现代意义和价值。本周八节的内容接续了“治国”一词,又引起了第九节治国者要重仁德的话题,内容的跳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平天下在治其国”。在前面的学习中,曾子分别讲到了“修身在正其心”、“齐家在修其身”、“治国在齐其家”,最后则讲到“平天下在治其国”,每一步都是前一步的升华和结果,同时又是后一步的基础和起点。“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悖”,这便是儒学的理想政治。而平天下是理想,治国是现实举措;理想的实现须靠现实的行动,换言之,理想的苗头就在现实的行动之中。因此,在平天下的愿望中,最重要的是干好当下的事,即“修身”一事。这也恰恰给了我们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们启示:认清定位,珍惜当下,予以行动。

从另一角度来看这句话:所谓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邦国,治国者要有足以让人效法的道德风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治其国”,进而“平天下”。

君子有絜矩之道”。“絜矩之道”,即推己度人,内心公平公正,这不仅是与人相处的道理,更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主要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是树立标准,明晰规范;四是严肃法度,规范秩序。

“絜矩之道”也对应“恕道”。“恕道”是孔子的思想内涵之一,“忠恕”二字贯穿孔子思想全部。“恕道”强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大学》另一段话清晰地论述了这一点:“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概括一下上面这一段话,核心意思是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现在常讲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思考的就是此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提是“推己及人,反求诸己”。以自己的心意相对应地去推测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能说服得了自己再去说服别人;自己不愿做、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能勉强别人去做;非要让别人做到,那就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先努力做到。这才是“絜矩之道”。

道得众,则得国”。中国早在夏朝时,就已认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理。而周朝取代商朝的历史中,最重要的一条道理便是坚持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而到商纣王时期,已成为民众之敌。周文王在临终之际仍不忘告诫众人,当年虞舜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明王”,极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他长期生活在民间,始终不曾脱离百姓,能够做到“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周以少胜多,正是民众力量的体现。到春秋末年的孔子之时,民本思想更是成为了儒家思想明确代表的思想主张与精神内涵,并通过儒学不断启发后人。

而我认为这句话也与孟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比喻在后世化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俗语,并广为流传,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结语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之作,培养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弟子。无论是民本思想,还是君子之道,都是儒学文化的不朽灵魂,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为宝贵的财富。我们只有将《大学》中智慧发掘、揭示、聚焦、引申、实践升华,方能一睹其目不暇接的智慧胜景。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刑事司法学院三大文化协同育人第五十三期学习成果汇报——“《论语》—穿越千年的人生智慧”“弘扬诚信文化,厚植诚信理念”
下一条:刑事司法学院三大文化协同育人第五十一期学习成果汇报--“正人先正己,树人首立德”、“‘修齐治平’的内在之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