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进入《论语·先进篇》后半段的学习。本次是围绕孔子对其弟子的评价而展开的,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学习孔子的“识人之术”吧!
一、过犹不及
中庸之道是我们老祖宗在千百年历史文化中积淀而来的人生智慧,“中庸”并不是凡事都追求“差不多”、“躺平”、“佛系”就好,而是追求一种“合适”、“平衡”、“和谐”的状态。既不是俗语所说的“一瓶不满半瓶晃荡”,也不是要“水满而溢”,而是如大海一样,既能海纳百川,又能平静如溪流。
过犹不及同中庸之道的内涵有高度的一致性,孔子对子张和子夏评价道:“师也过,商也不及”。似乎是“师愈与”,实则是子张做事过头和子夏做事差些火候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未能达到一种为人处世平衡的状态。为人处世体现着我们的人生态度,将子张、子夏两人做事进行对比,不难看出人生态度,都未曾达到一种饱满丰富的状态,所以说是“过犹不及”,本质还是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绝对的标准告诉我们应如何度过这一生,但只要我们心怀“过犹不及”的人生观,就能不断锻炼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无限趋近于某个合适的平衡点,不会太过,也不会不及。
二、因材施教
提及因材施教,我们总将其与教育相联系,适用于老师教导学生。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面对不同的学生孔子则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作为学生的我们对于“因材施教”是有很多感触的,如果能得到老师有针对性地教学,我们将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更好地完善人格。
大千世界,我们性格的养成往往受到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环境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化。面对差异,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理解和尊重。孔子一生注重品格的培养,明白针对不同性格的人,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这种教育的智慧,源于孔子对人性的通透,对差异化存在的博大包容。这种尊重差异的民族性格,体现为华夏文化的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让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的宝库之中。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要想准确了解一个人的品行,不光要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子曰:“听其言,观其行”。十八大以来有多少昔日官员,在媒体面前冠冕堂皇,用花言巧语来伪装自己,而实际上却阳奉阴违,大搞权钱交易,知法犯法,实在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
坏人往往具有隐蔽性,善于伪装,所以判断人的好坏不能只听只言片语,而是要通体考量,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个角度上,孔子的观点似乎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谋而合,由此看出古今人类的智慧往往是相通的,孔夫子的学问仍历久而弥新。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你永远无法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穿着他的鞋子走来走去。孔子对人的评价,让我明白一个人对于人的本质有了足够的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既深刻又宽容,既挑剔又包容,这并不矛盾,这是因为人本来就是复杂的矛盾体。重要的不是完全认清别人的内心世界,而是我们如何与周遭的世界和平相处,探索人类的本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