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诵读学习了《公冶长第五》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中孔夫子继续就仁的问题与弟子展开讨论,孔子认为,“仁”不是某一方面的素养,而是多元一体的,包括:敬、礼、忠、清等。通过对周围人事的评价,使我们更加清楚仁的具体内涵,从而使得“仁”这一看起来很抽象的哲学命题变得鲜活起来,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一
学会尊敬。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孔子评价晏子说:“晏仲这个人非常善于交朋友,相识的越久,别人越尊敬他。”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程颐的话,“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人与人交往的时间越长,反而越容易忽视彼此之间的尊敬,就会使本来亲密无间的朋友慢慢疏远。孔子通过评价晏子交友之道,是要教育大家,朋友之间相处,相互尊敬是交往的前提,持之以恒的“敬”是友情长久的保证,这才是好的交友之道。另一方面,为人处世发自内心地尊敬别人,是一个人有教养的外在表现,而这种教养深植于心的养成,是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修习才能实现的。
懂得守礼。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以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孔子认为臧文仲做这件事,太不懂事,几乎是近于无知。礼是内心有敬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臧文仲山节藻棁这做法就是越礼的,不符合周礼,而是对大龟的一种谄媚巴结。一个人地位越高,名声越大,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放大,会影响到更多的人,所以应该做的就去做,不应当做的就要去避免。而臧文仲这样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对上是越礼,失去了自己的道德标准;对下是错误引导,一部分百姓的思想也难免跑偏,不务实而去迷恋占卜。臧文仲其它事都做的合乎情理,百姓赞叹有加,可偏偏对占卜如此过度重视,谄媚越礼,可以说是聪明人办糊涂事。那通过孔夫子对臧文仲这件事的评价,对我们来说也有两方面的教育意义。一方面,我们做事要合礼。礼是我们的行为准则,不守礼,是内心道德修养不够高的表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时时事事都注意,不能越礼;另一方面,我们做事要合理。孔夫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尤其为政,一定要多把精力放在人事上,而不是神事上,做符合自己身份地位最合理的事,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有太大的欲求,既有敬畏又不谄媚。
二
培养多种美德。子张以两个人为例向孔子问仁,第一个是楚国忠臣令尹子文,另一个是品行高洁的齐国大夫陈文子。在讲述完两人的事迹后,子张问老师,这两个人达到“仁”的境界了吗?孔子的回答很明确,没有一点含糊,他说令尹子文“忠”,陈文子“清”,都有着高尚的品德,但不能说已经达到“仁”的境界。在孔子看来,不论是“忠”还是“清”,都是单一的美德,这种单一的美德不等于“仁”
“仁”是孔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和理论核心,是儒学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仁”是指泛爱众,友爱亲人,忠诚君友,关怀社会和关爱他人的道德自觉。其关键的着眼点在于求“仁”的主动性和行“仁”的自觉性,这种主动性和自觉性指导着人的一切行动,造就的是一个人的全面思想与行为,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品德、才智和行为。
由此,我们应该明白,单一的美德并不等同于“仁”,比如,忠诚、宽容、善良、勤劳、孝顺、节俭等,每一项都是美德,但每一项都称不上“仁”。当然,任何一项美德,都是“仁”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仁”的-一个侧面,“仁”不能脱离这些美德而单独存在。所以,当我们内心产生完全无私和关爱全人类的伟大情感,并用这种情感和思想指导自己的全部行为,而且全部行为表现为种种美德,从不偏离道德自觉时,才算达到“仁”境。所以“仁德”是要求一个人不断地约束自己,不断学习,自我修炼的人生过程,最后形成一种人格魅力,一种习惯,达到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宠辱不惊"的境界。
三
合理思考。孔夫子对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是持有积极而肯定的态度的。其关键强调的是对“思”的度的把握。人在遇到事情时,提前做好筹划,准备越充分胜算越大,但是如果顾虑太多,过多的思考有时会影响自已对于整件事情的思路,使自己犹豫不决,从而错失良机,所以孔夫子认为过犹不及,适度最好。这符合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把握好分寸和尺度才能达到"刚刚好"的最佳境界。
修炼智慧。大智若愚,是一种潜藏不露的大智慧。“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大智若愚者,注重的是内心的修养,为人宽厚、达观大度,懂得隐忍克制和韬光养晦,更不会为了眼前的得失而斤斤计较。“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同时我们不能眼高手低,把事情想得太简单,遇到困难要勇于坚持,不要轻易半途而废。
总之,要想尽可能地靠近“仁”的境界,我们必须注重内心的修养,自我约束、自我磨砺、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