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媒体报道
    龙子湖论坛

学院要闻

刑事司法学院三大文化协同育人第十八期学习成果汇报——力行近乎仁

发布日期:2022-03-17 张月芳 浏览次数:[]

本周学习了论语《里仁第四》的第三部分,从见贤思齐到孝道,再到慎言行,继续围绕核心思想“仁”而展开。《里仁第四》一共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个人的道德修养、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规范以及对事物的评价标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这周所读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的道德修养、孝敬父母。

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看到别人身上优秀的品质就要想着向他这方面看齐,向他学习,来提升自我;如果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或者是缺点,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毛病,如果有就要立马改正。这一思想仍然秉持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理念,这个道理告诉我们要“以人为镜”,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此,则可“日日新,又日新。”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说:“古代的人说话不轻易出口,以自己做不到为耻。”这说的是言与行的关系问题。古人做事不轻易承诺,害怕说到做不到会失信于人。生活当中总是有些人却不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夸夸其谈,夸下海口做不到也不以为然。子路无宿诺,闻道而不能行,“耻躬之不逮也”(《里仁》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言与行的关系,告诉我们,一定要言行一致,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不要轻易许诺可能做不到的事,以免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以致失信于人。这一思想在“述而第七”中进一步对言与行的关系进行阐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意思是说:“书本上的知识,也许我可以赶得上别人。身体力行君子之道,那我还做得很不够呀!”张居正作注说:“观孔子此言,可见言易而行难,文在所缓而行在所急。进德者固当先行而后言,用人者尤当听言而观行也。”孔子说“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仅仅是为了谦虚一番吗?不!在这里,他用现身说法告诉人们,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学了以后就要去做,经世致用是孔子学说的一大特色,这句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孔子一向认为,君子要学用一致,言行一致。在学习与应用上,应用和学习同等重要;在言语与行动上,行动比言语更重要。学了以后照着去说,是比较容易的,而在实际行动上说到做到,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讲这句话,也是以此与弟子们共勉。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七言绝句,陆游冬夜读书,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饱含着深邃教育理念,寄托着对子女殷切期望的哲理诗,他在诗中告诉儿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放翁冬夜所读之书,我想应该就是《论语·述而篇》中孔老夫子讲“躬行君子”的这一章吧,他也从孔子的言语当中悟出践行的重要性。总之,孔子的这个思想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自我要求,也是教导弟子做人应该遵循的原则,站在我们今天的立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正是这一光辉思想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影响吗?

在孝敬父母方面。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是说:“如果父亲死后三年内没有改变父亲立下的规矩,可以说就是孝顺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些教导,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规矩,离开父母时,一定告诉他们你要去干什么,免得他们为你担心。“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当父母年岁大了,我们要记得他们的年龄,一方面为他们能够长寿而感到高兴,另一面也会忧虑,因为年岁大了,难免身体健康会出问题,他们活在世上的时光也有限啊,能够陪伴父母的日子不多了,提醒我们做子女的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日子,尽快尽孝,莫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本章表面上说的是仁、孝的问题,实际上也包含着家国的持续发展问题。任何一个家庭的发展和兴旺发达,都需要在前辈人努力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继续前行。集体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是如此。这其中包含了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无改父之道里面包含了对前辈成果的继承,三年无改不是一辈子不改,因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在发展,国家制度、社会制度都需要进行变革,才能有生命力。任何基业常青的事业都需要继承与发展,这是基本的道理。

《论语》中,“仁”字的出现频率很高,达100多次,说明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 “仁”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一个人如果能谨言慎行,时刻反省,取长补短,以礼待人,先利他人,他必能成为德行仁厚的君子。“孝悌者,仁之本与。”孝,是“仁”之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让我们在诵读和感悟中认识到孝的本质,感悟到孝的真谛,发自内心的尊重父母,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体现我们对父母的孝心。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理应如此,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成为“仁”之精神的担当者,“我欲仁,天下归仁焉。”!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我院院长姜保忠教授荣获全省教育系统“七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
下一条:我院召开2021—2022学年下学期研究生全体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