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媒体报道
    龙子湖论坛

学院要闻

刑事司法学院三大文化协同育人第三十期学习成果汇报-孔子的教育思想及现实价值

发布日期:2022-06-10 朱瑾 浏览次数:[]

真理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深奥晦涩,恰恰相反,真理是最朴实无华的。《论语》语言精炼,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名著,千百年来深为文人志士所尊崇。《论语·述而》有言:“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絜己以进,与其絜也,不保其往也。’”寥寥数言却蕴含多层的人生哲理,读懂论语,让论语走进你我。

《论语》教会我们要有教无类。孔曰:“教诲之道,与其进,不与其退。怪我见此童子,恶恶一何甚。”孔子说:“你们这些弟子,厌恶那些不如你们的、比较差劲的人,是不是太过分了?”这是孔子委婉的去批评这些弟子们,他们的心量太小了,执着于分门别类,认为那个互乡童子不是可以去教的那类人,就不肯去教,不让见,这太过分了。在《白鹿原》一书中,教书朱先生育人无数,他的学生有人高官厚禄,有人享誉中外,但如此德高望重的老师,他选择的关门弟子却是黑娃这样的一个土匪,朱先生没有拒绝他求学,反而认为他是自己最好的弟子。这样心胸宽广的先生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如果我们再深层解读的话,有教无类,这体现的是当代社会教育公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优先向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倾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稳步推进,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高校招生持续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学生资助制度不断健全,更多孩子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体制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这挑战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打开新的教育体制的契机,我们要重视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给它注入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命力。

孔子教育我们要有人人平等的观念,反对地域或身份歧视。在《论语注疏·述而第七》中,东汉郑玄对“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一句的解读是:“互乡,乡名也。其乡人言语自专,不达时宜,而有童子来见孔子,门人怪孔子见之。” 这里门人“怪”与后文中孔夫子“见”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孔夫子不会因为学生的出身或者地域而对待有所不同的高尚品德。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接收学生,只要有那么一点见面礼,是个意思就可以了,不会因为礼之厚薄而区别对待。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可见其经济窘迫之程度,但是,孔子并没有因此而歧视他,相反却是为孔子最为喜爱。

作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在教育方面也是秉承孔子的教育理念,力求公平。在教育体制方面,我们是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原则,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更是如此,目的是为了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最基本和最基础的教育,如果私立学校过多,则会加重家庭负担,使得一些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费用而失去教育的机会。尤其是在“双减”政策下,国家更是加大力气强化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办教育力量,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力争使得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同时,我们在残疾人教育方面也是非常重视的,专门开设各类残疾人学校,不仅包括基础教育,也有相应的职业教育。这些措施充分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平等的理念。

孔子支持知错能改。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孔子说他并不会否定这些人之前犯的错误,但是总要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不能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一次错误就是一次教训,改过自新才能不断成熟起来。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写过著名的《忏悔录》,他要做的是:把一个人真正真实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他自己。他直面自己的隐私,控诉自己的错误,他写到自己年少时偷过主人家一条丝带,被发现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此嫁祸于女仆玛丽。可是后来他仍受人尊重,这就是因为他能勇于承认错误并能及时改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承认错误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欺,而是一种诚实的态度,一种锐意的智慧。

认识指导实践,认识最终目的在于运用于实践。我们学习《论语》最终目的也在于能够指导我们当下生活实践,我们要深刻领悟《论语》里的人生哲理,细细体会孔老夫子的教育艺术。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我院2020级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我院举办“活力杯”基础工作大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