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乡党》驾到,又是一篇新章。很喜欢这一周的内容,仔细一观,便知其内容与以往相比焕然一新。这些内容可称为动作、神态描写,尤其精彩的便是孔子的真实样态和动作,让我们看到圣人孔子的修养、气度、风范和智慧。这一部分的分句多以“如也”结尾,诵读起来有极强的音律感,值得我们好好欣赏。
一
举止分场合。我们常以为,对待不同的人表现不一是逢迎的体现,但实际上,面对不同的对象和境况,我们的应对确实会不一样,更何况孔子对于周围事物都是以恭敬的态度对待。与乡党,“恂恂如也”,温和恭顺;于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善于言辞且谨慎;于下大夫、上大夫和君王,则有不同的表现,这体现的是一层礼——孔夫子所坚持和实践的礼。接待宾客,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一个活泼的孔子,“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方,襜如也”;脚步轻快,作揖,向左向右轮流拱手,衣服也随之摆动。平常我们心中所想的圣人多为正襟危坐、谈论大道的形象,而此处却可见其接见宾客的友好活泼,成为《论语》的新亮点。晋拜君王,接近时恭谨,退下时放松。而作为使者的,孔子举着圭恭敬谨慎;赠送礼物,则和气;私下见面,轻松愉快。
孔夫子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呢?因为场合。和乡亲在一起与和君王、同僚在一起并不一样;接见外来宾客和见自己人不同;觐见君王和私下交友又是千差万别;大国互派使者和私人赠送礼物也难以同一而论。场合的不同,意味着该做不同的事。结合本篇,我们在生活的不同方面应遵循不同的“礼”,如孔子在交友、政治、出使等多方面的礼,也告诉我们:在不同场合,举止应相应得体;与不同的人交往应展现不同的风度。
二
态度应恭敬。我们的举止分场合,但我们的态度应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孔子的立场便是恭敬,恭敬地对待身边的事物。生活中温和,上朝时谨慎;与“下大夫、上大夫、君王”交谈则有不同的礼仪。恭敬的态度,是孔子的出彩之处。以往我们了解孔子的事迹,多是其治学与游历的内容,在此我们可了解孔子与人交往有着与治学一样恭敬的态度。与宾客交流,轻快又显庄重,左右拱手作揖,友好不显亲昵。送宾客离开,一直等到宾客彻底离开不回头才回去报告,这是地主之谊,也是待客的恭敬。进宫晋见,谨慎而庄重,是为人臣的一份恭敬;经过国君位置,脸色更加庄重,这是对国君的敬畏;退下台阶,舒缓神态,回到位置,同样恭敬处事。作为使者,举着圭,以庄重的神色和步伐走路,更显一国之使的礼仪。这些是对孔子生活的多方面描写,展现了一个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十分敬重的形象。
今日我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未必需要那么隆重,但值得学习的是恭敬的态度,不光是对他人,更是对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恭敬。态度决定举止,举止又尽显态度。恭敬令人尊重,保持这样一份态度,相信生活一定充满快乐。对人的恭敬,可使尊老爱幼;对工作的恭敬,可成梁启超所言“敬业与乐业”;对作业的恭敬,可使家中学生尽早完成作业,愉快玩耍。
三
礼,当行天下。礼为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他梦想广布于天下的大道。这一篇给我们鲜活而生动的礼的面貌。为什么是鲜活的面貌?看,孔子接待宾客,“色勃如也,足躩如也”,脸色庄重,脚步轻快,把待客之礼装在心中;“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方,襜如也;趋进,翼如也”,施礼与行走,处处有礼,处处不乱,处处见修行。而进宫觐见,以庄重和谨慎见礼节。不站在门中间,不踩门槛,给予他人尊重;经过国君,脸色庄重,脚步轻快,是对君王的尊敬;退出宫殿时才放松神情,是对朝觐的尊重。所有的尊重,都是礼的体现。这份礼,不仅表现在行为上,更蕴藏于心中。当作为使者出使时,又须遵循什么样的礼?孔子出使举着圭,“上如揖,下如授”,举在上面的时候像作揖,放在下面时像是递给人东西;“足蹜蹜如有循”,脚步细小像是沿着一条线走一样。赠送礼物,以和气相迎;私人会见,轻松愉悦地对待,这是大与小的礼,大到国家与国家,小到私人之间。孔子以礼对待本国,同时也以礼对待他国,同时也在传播着礼,努力让礼行于天下。
礼应行于天下,但礼不能自动行于世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欲行大道,应将其付诸实践,孔子就是这样一位有修行的圣人,用一生的行动践行礼。在生活中以自己的行为展现礼,在治学过程中教学礼,在周游列国遇到困境时坚守礼。在人生起伏跌宕过后,我想,礼仍刻在他的心中。
孔子在现实生活中鲜明而真实的举动,记录在《论语》中,也为我们后人体悟孔子的礼打开了一扇新窗。一位鲜活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塑造,所有可学习的内容都在这些篇章中。我们在生活中学习道理,现在也可以在书中人物的生活中感悟大道。这一篇真是有趣的一篇,让我们再读三百遍。